受“安逸四川·仁和之冬”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邀请,“冬日体验官”们已于近日陆续抵达,更柔和的护眼视觉、更鲜亮的斑斓色彩、更舒适的温度气候,是他们对四川最南端这座小城的第一印象。
从冰雪战场到阳光温床
从熟悉的冰雪环境来到仁和,17岁的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亚冬会单板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熊诗芮,用独特的“温度差”来形容她的感受。
△ 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亚冬会单板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熊诗芮
“这里的冬天完全不同。”熊诗芮感慨道。当她的家乡甚至更北的地区已是寒风凛冽时,仁和却暖阳和煦,身着单衣就可以自在活动。这种强烈的温差对比,不仅是体感上的颠覆,更是心理节奏的切换。
“对我来说,冬天是白雪覆盖的‘战场’,象征着速度与挑战。”对于常年与冰雪为伴的熊诗芮而言,冬天通常意味着零下的气温、皑皑的白雪和赛场上风驰电掣的紧张节奏,而仁和暖阳让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冬日“松弛感”,她坦言,这种由温暖阳光和慢生活带来的治愈,与训练时高度紧张的状态不同,为她注入了别样的能量。
△ 熊诗芮在2025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比赛现场(图据新华社)
此次仁和之行,她希望将这种独特的、充满“温度差”的暖冬体验,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在这里找到冬日应有的活力与松弛。”
追光妈妈的护眼秘境
午后的东创仁和·悦光岛,冬日暖阳温柔地洒在错落有致的欧式建筑上。透过手机的取景框,“北镜妈妈”刘思佳正将这一幕与儿女嬉笑玩耍的身影一同定格。
△ “北镜妈妈”刘思佳正与儿女嬉笑玩耍
“再次带着孩子们站在仁和的阳光下,心态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那种摸索着找方向的感觉,多了份‘回家’的安心和亲切。”刘思佳分享道,与北方冬日阳光的稀缺相比,仁和的阳光不仅充沛,更有明亮的视野与柔和的质感,形成了对孩子视力有益的“视觉差”。“这种清晰透亮的光感,是延缓孩子近视增长的理想环境。”
这是刘思佳第二次带着孩子们跨越3600公里从哈尔滨来到这里。她的儿女有先天性高度近视和散光,为让情况得到缓解,她带着孩子成了“追光者”,去年偶然与这里结缘,今年便早早规划了这场“温暖邂逅”。
当被问及是否觉得“选对了”,刘思佳语气坚定:“是的,孩子们在这里更活泼,视力状况也稳定。听到他们说‘妈妈,这里的太阳照着好舒服’,就觉得一切奔波都值得。”仁和,在她心中不仅是“追光”的目的地,更是值得推荐的护眼秘境。
邂逅暖冬的斑斓调色盘
“一下动车就被震撼到了。”来自越南的成都大学留学生杜庆,在抵达仁和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强烈的“色调差”,他在动车上用手机记录了一路窗外的变化。“越往南,天空就越透亮,连草木的绿色都更有层次了。”
△ 来自成都大学的越南籍留学生杜庆
出站后,干燥温暖的空气与明亮的阳光扑面而来。“第一感觉是‘亮堂’,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连心情都跟着明朗起来。”杜庆分享着他来到仁和的感受,与生活多年的成都冬季常有的阴霾灰色调相比,仁和的色调更为鲜明,蓝天也澄澈、光线更通透,这种强烈的色调差让他惊喜不已。
乘车前往酒店途中,路旁花开正盛的异木棉深深吸引了他。“那些粉色在蓝天下格外醒目,我还专门问了司机这种花叫什么名字,异木棉我记下了它。”
作为绘画专业学生,杜庆对色调的感知尤为敏锐。他将成都比作“覆盖薄纱的水墨画”,而用“明媚的水彩画”来形容仁和,他说仁和本就是一幅画,澄澈天蓝为底,粉色花、深绿叶加上阳光洒下的泼橘色,每一种色彩都饱满又明快。“在仁和的这片天,我也计划更深入感受独属这里的韵味,将所见所感融入创作,用画笔向身边人推介仁和的冬色。”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