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唤醒一座城市的,往往是最朴素温暖的烟火气。在达城通川中路,“90后”女孩邹陈陈没有走进写字楼,而是选择扎根街巷,用巧手与闯劲,将一家名为“李与白”的包子铺经营得风生水起。她不仅蒸出了自己的青春梦想,也用这方小小空间,为城市消费添上一抹别样的活力与温情。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邹陈陈也曾怀揣对未来的种种设想,但最终选择将梦想“包”进小小的面团里。

“李与白”包子铺负责人 邹陈陈: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吃货女孩,现在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在我们门店路过的学生特别多,开这个店的初衷就是想让大家能吃上丰盛、放心的早餐。我要做的包子,不仅能填饱肚子,更能让人吃出幸福、很温馨的感觉。
2024年,邹陈陈正式盘下这两间店铺,开启了创业生涯。那份对健康味道的坚持,以及亲手创造美好的执着,让婚后一直专心照顾家庭的她既兴奋又忐忑。从和面、调馅到擀皮,每一个环节她都亲自把关,反复试验。

“李与白”包子铺负责人 邹陈陈:从小在家,我妈妈总说,吃的东西,掺不得假。我们要用最好的肉、调料、食材,才能做出更美味的东西。顾客短时间可能感觉不出来,但时间长了,他们一定会吃出我们的诚意。
梦想的根基,在于对品质的坚守。在“李与白”,这份坚守体现在对每一味原料的严格挑选上。邹陈陈坚持选用品牌猪肉和当日送达的新鲜蔬菜。这份在旁人看来有些“执拗”的认真,是她对“匠心”最朴素的理解。

“李与白”包子铺负责人 邹陈陈:我们不仅要保证包子味道和稳定,也特别注重给顾客、消费者带来的体验感,所以我们在店里面增加了很多的文化元素,让消费者我们在店里面吃包子、吃面条都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一种特别的仪式感。
包子虽平常,但要做得精致;店铺虽小,也要营造出氛围。邹陈陈的用心与坚守,食客们用一次次光顾作出了最好的回应。传统的包子遇上年轻的创业者,老味道便吃出了新感觉。

顾客 陶旺鑫:这个老板很热情,我经常来。这里的包子馅儿很新鲜,有四川这边的独特风味。我感觉在这里吃饭特别舒服,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顾客 曾成芬:这个妹妹是年轻人长得又乖,我经常在这里买,她这里的包子干净卫生好吃。
从清晨的忙碌到午后的闲暇,这家小店见证着城市的烟火日常,也记录着这位年轻创业者的成长轨迹。回首这段充满挑战的创业路,邹陈陈的感触朴实而深刻。

“李与白”包子铺负责人 邹陈陈:说实话,创业这条路真的很辛苦,也有点点累,天不亮就要起来,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地回家,但是这种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确实很甜也很实在。年轻,不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热气翻腾的蒸笼,映照着创业者青春的脸庞。邹陈陈的“李与白”包子铺,正如它的名字一般,简单、纯粹,却充满力量。众多通川青年正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实干精神,在平凡的领域开创不凡的事业,用青春的烟火点亮城市的每一个清晨,也为“促消费、稳增长”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记者:谭楚甲 王龙 剪辑:杨婧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