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蚊子也开始"团建"啦!嗡嗡嗡到处乱窜,疯狂找人贴贴吸血。注意啦!有一种热叫“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不想被这种“热”缠上,驱蚊防蚊一定要提上日程,全家防护搞起来!

登革热在东南亚、南美洲等100多个国家(地区)常年流行。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报告登革热病例数为1400万,创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6月26日,全球报告约330万例登革热病例,其中东南亚报告4万余例。我国既往主要登革热病例输入来源地东南亚、南亚地区,已经进入登革热高峰季节。同时,我国广东省、云南省等既往登革热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份,也已进入疫情上升期。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登革病毒感染者后,再叮咬健康人进行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
典型症状→高热、乏力;“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痛;“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其他症状:可伴皮疹,结膜充血,厌食、恶心等。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病毒后潜伏期为1-14天,多为5-9天。
大多数感染者预后良好。老年人,妊娠晚期的孕妇,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者,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以及二次感染者,感染登革病毒后出现重症的风险高。
预防小贴士
登革热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国内也没有上市的疫苗。因此,预防是关键!
核心措施——防蚊灭蚊!避免被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也叫“花蚊子”、“花斑蚊”)叮咬。
划重点!
①准备蚊虫驱避剂。驱避剂以避蚊胺、驱蚊酯、羟哌酯(又称派卡瑞丁)任意一种为主要成分。

②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身体裸露部位涂抹蚊虫驱避剂;白天尽量避免在草丛、树荫等阴暗潮湿处长时间停留;住宿尽量选择安装有纱门、纱窗的地方,睡眠时使用蚊帐、蚊香等。

③返程后及时清除居住地室内外积水和蚊虫,推荐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等。翻盆倒罐清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地。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每周1-2次)并清洗根须。
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传播!
④出行期间或返川后2周内,若出现登革热的典型症状,请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接诊医生旅行史,避免延误病情。

如若诊断为登革热,请务必: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中高强度运动;
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配合当地疾控机构及社区工作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蚊灭蚊等措施。
宝子们!快拉上小伙伴、带上家人,一起把防蚊秘籍用起来,清爽一夏不“蚊”扰,快乐假期冲冲冲!/健康科普
来源:四川疾控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