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渠大地,有这样一群追光者:他们是让牛肉透光的“非遗造梦师”,是与病毒赛跑的“白甲指挥官”,是用镜头写诗的“光影诗人”,是手持麦克风的“历史解码者”……虽然岗位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都把个人理想融入通川发展的时代洪流,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实干诠释担当。以中华全国总工会百年华诞为契机,通川区总工会特别推出“通川星光”系列报道,聚焦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四川省劳动模范、通川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奋斗故事。这些闪耀在产业前沿、民生一线的星芒,正汇聚成照亮“三城三地三片区”建设的璀璨星河!
四川省劳动模范李英:大爱无疆 善行天下
李英,女,汉族,生于1973年11月,达州市通川区人,大专学历,民盟,达州市善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职工志愿服务站站长。2020年5月荣获“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2021年荣获“四川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个人”荣誉,2025年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李英18年如一日投身公益事业,累计捐赠善款380余万元,帮扶留守儿童5986名,资助孤儿5名。创新“六个一”帮扶模式,2007年起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吴小倩,被亲切称为“爱心妈妈”;为开江孤儿顾永简筹集20万元手术费,并建立每月400元生活保障机制;向贫困山区学校捐赠价值10万元学习用品。主导成立善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带领团队开展公益活动236场,服务2.3万人次。组织开展“洁净万家”“童伴之家”等活动,惠及群众8000余人次。2020年疫情期间,首创“物资募集+运输保障+社区服务”抗疫模式,个人捐款2万元,组织募集物资160万元,带领志愿者连续值守3个月,服务6个社区5500余人次。2022年确诊肺癌后仍坚持公益,三年来开展公益活动178场,服务9909人次。其事迹被《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基金会导刊》等中央媒体报道。
四川省劳动模范周开胜:车轮匠心 安全典范
周开胜,男,汉族,生于1974年10月,达州市通川区人,群众,达州市吉隆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货运驾驶员。2019年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2022年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25年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从事道路货运驾驶工作28年来,他始终秉持“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安全行车310万公里,创造了零事故、零违章、零投诉的行业标杆纪录,是我市道路运输行业技能型、实干型的新时代劳动者典范。在安全行车方面,周开胜同志以“三个坚持”筑牢安全防线:一是坚持每日提前1小时到岗检查车辆;二是坚持规范操作,累计排除轮胎漏气、刹车失灵等各类安全隐患137次;三是坚持安全驾驶,累计完成货运任务5000余趟次,运输货物总重超20万吨,涵盖建材、危化品等高风险品类,货物完好率始终保持100%。在技术创新方面,他总结提炼的“三看两查”工作法(看天气、看路况、看车况;查货物固定、查应急设备)在公司全面推广后,使新手司机事故率显著下降。
四川省劳动模范冯春燕:巧手运维 暖心管家
冯春燕,女,生于1992年3月,达州市通川区人,大专,群众,达州市满国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2019年荣获“达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20年荣获“达州市劳动模范”称号,2025年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作为物业行业的业务能手,她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从绿化养护到设施维修、从物资采购到标准化作业,逐步成长为物业服务行业的“多面能手”。她创新提出“自主运维”工作法,通过采购小型疏通设备并组织员工技能培训,实现常规维修自主化,累计为公司节约运维成本2万余元。她作为高新区政务中心物业服务项目的办公室主任,带领团队服务面积达6.42万平方米,覆盖37个部门、35个窗口,日均接待群众超500人次,连续3年实现物业服务“零投诉”,业主满意度达95%以上。2024年,高新区政务中心卫生间突发堵塞反水,她冒着恶臭抢修,在1小时内完成抢修,确保了政务中心的正常运转;她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大楼空鼓瓷砖隐患,立即组织修复100平方米,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她作为团队管理者,推行“双向沟通机制”破除部门协作壁垒,实施“需求闭环管理”注重员工培养,树立了政务物业服务行业标杆。
编辑:岳前君
编审:谭明生
总编:李 良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