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通川区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大美画卷。
美丽乡村(王胤 摄)
一碗米豆腐磨出致富味道
大米与草木灰的交融,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巴山“美味”—碑庙米豆腐,独特原料与非遗手工技艺的结合,造就了碑庙米豆腐鲜嫩爽口的特点,倍受食客的青睐。其中,碑庙米豆腐传统制作技艺要数石笋村更为地道。
碑庙“米豆腐”精美壁画
依托悠久的制作工艺历史,迎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契机,在村党委的带领下,石笋村依靠“盘活资源、靠山吃山、多元化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米豆腐产业,让这项非遗传承技艺成为助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一头连着村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米豆腐成为石笋村日益闪耀的金字招牌。
刚出锅的米豆腐
走进碑庙镇石笋村的米豆腐加工厂,几名工人正忙个不停,泡米、淘米、磨浆、打熟芡成型……定型完成的米豆腐整整齐齐放在桌上,雾霭缭绕间散发出浓浓香气。
“米豆腐是我们的特色美食,每逢佳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有米豆腐,也是馈赠亲朋的绝佳选择。”石正芳是碑庙米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已经有很多年制作米豆腐的经验,手艺十分精湛,她表示,如今村党委整合资源,建设专业化米豆腐生产车间,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米豆腐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一碗米豆腐成为了石笋村增收致富道路上的“新引擎”。
石正芳正在制作米豆腐
如今,碑庙镇石笋村党支部以产业为本振发展之翼,围绕石笋村省级非遗米豆腐,探索形成“党建引领、非遗领衔、自主经营、资金入股”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通过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多管齐下破解村民致富瓶颈、带动产业共同振兴,米豆腐每月平均产量达到2万多个,年产值达80余万元。
一条新路子激发集体经济新活力
鱼菜共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旨在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将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相结合,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最终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鱼菜共生”项目
磐石镇金龙村按照“支部引领、能人带动、共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制定集体经济章程、制度等,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产业”的发展模式,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规模发展鱼菜共生、露营、山地越野等项目,通过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集体能增收、群众得实惠、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辐射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增收致富。2022年村集体实现收益11.39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50余万元,进一步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看着现在一天天的变化,真的太期待了,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增加收入,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磐石镇金龙村村民高平一脸憧憬地说道。
山地越野项目
“我们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培优产业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下一步,将依托资源优势,在推进农旅融合,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等方面持续发力,多措并举增加村集体收入,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用村集体经济反哺群众,真真切切让群众得实惠。”磐石镇金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中博表示。
磐石镇金龙村
近年来,通川区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抓手,按照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示范带动的思路,强化保障、扎实工作、创新实践,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助力乡村振兴迈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区12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近900万元。接下来,通川区将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创新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广泛调动群众参与、高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通川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评论 24
tc22550 2024-01-29
👍
李德军18847 2024-01-23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雅兮 2024-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