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诊断为腰痛,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为20~40岁之间,青少年少见。
一、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主要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环和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髓核张力下降,椎间盘变薄等,在人体自身重力作用下,两个椎体间的压力逐渐增大,髓核向外挤压,导致周围组织,如神经、脊髓等受到挤压,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部分人群由于反复弯腰、扭转长期磨损椎间盘导致椎间盘压力增大引起本病。女性由于妊娠的原因,体内激素波动大,会引起韧带松弛为生产做准备,腰部不稳定性增加,引起椎间盘突出,另外遗传也可能成为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二、中医药防治
(一)医院治疗: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分为很多类型,有寒湿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湿热腰痛。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药的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根据医生的遗嘱用药。当然,最常见的治疗当属中医康复理疗,如针灸、推拿、拔罐、中频、中药塌渍等。
(二)家庭辅助治疗。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患者,常常有腰痛、腿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有条件的家庭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自备红外线治疗仪、按摩器或中频治疗仪,每天治疗不要超过20分钟,尽量卧床休息,避免负重,活动时可佩戴腰围等辅助器具,在症状缓解后可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增强核心力量的锻炼。
三、疾病预防
1、坚持健康检查:青少年或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于从事剧烈腰部运动工作者,应该加强腰背部保护,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过度负重,防止反复损伤。
2、调整不良站姿、坐姿。研究表明仰卧时椎间盘压力最小,侧卧次之,大家可参考不同姿势的腰椎压力表(以直立100为单位)调整自身习惯,保持良好的姿势。
3、加强肌肉锻炼:强有力的背部肌肉,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腹肌和肋间肌锻炼,可增加腹内压和胸内压,此有助于减轻腰椎负荷。如可以经常进行游泳等体育锻炼等。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