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通川客户端

新闻热线:0818-6086866 通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8-6086866 邮箱: 619516370@qq.com

【达城茶馆】达城汽车站的变迁

今日通川 2020-12-19 21:21 4288


达城茶馆


关于达城,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认知,一致的是,她是我们共同热爱的家乡;我们达城人爱时尚,我们达城人爱怀旧,我们达城人更爱聊天。


把你的龙门阵摆给大家听!这里,便是“达城茶馆”。打开手机,清茶一杯,或回忆、或畅想,或打赏、或吐槽,谈天说地,说古论今,在我们自己的“达城茶馆”。


本期茶馆,请听 邱一彪 谯继老师讲——




达城汽车站的变迁

客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交通支撑。回顾往昔,达城汽车站的变迁,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承载了很多市民的记忆。那么,达城客运汽车站历史上都经历了哪些变迁?以前都在什么地方?规模怎么样?日前,笔者通过寻访老一辈达城汽车站的工作人员,通过他们的回忆,揭秘达城汽车站近60年变迁的尘封往事。从一定的侧面见证了达城的不断“长大”和城市交通大发展给市民出行带来的方便。


原61队汽车站



 老车坝 达城最早的汽车

提起“老车坝”这个老地名,市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当问到它的来历时,大多数市民却并不知道。  


“老车坝,是因为1966年前为达县汽车站停车的坝子,所以才有了这个名称。”现年八旬高龄的原达县汽车站老驾驶员徐应祥说。


 近日,笔者寻访这位老人得知,他1959年从部队退伍后就一直在达县汽车站(即61队)工作直到退休,可以说是达城车站及交通运输变迁的见证人。当笔者请老人介绍最早的达城汽车站时,他摆摆手说,人们记忆中往往认为“61队客运站”是达城最早的汽车站,其实不是,老车坝才是。 

 

徐老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前,达城(原达县)的交通运输十分落后,行则跋山涉水,运则肩挑背磨。各种陆路运输基本靠牛马车托运。1941年3月汉渝公路修通,老达城也因此而有了抗战美誉的通川桥,从而将达城南北贯通,城市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路,但车辆很少,仅有极少的老式汽车经过达城,公共汽车及客运几乎一片空白。直至解放后的1958年,为改善达城落后的交通现状,照顾革命老区人民,中央军委给达县赠送了12辆汽车,组建了最初的达县汽车管理站(后改为达县运输公司)。1959年北京空军司令部又赠送给达县汽车运输公司11辆汽车,地区交通局同时调配三轮车1辆、并自购汽车1辆,以加强运输能力,经营境内客货运输。1962年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改为省汽车运输公司达县分公司,先后在达县设立汽车第44队、45队、61队,成为达县公路运输主力。虽然车队组建了几个,但始终没有一个像样的客运站。


由于当时车队没地方停放车辆,便在现今的老车坝选址修建了一个简易的停车场,面积1000余平方米。当时那地方除了汉渝公路穿境而过外,便是一片荒芜的河滩地。建汽车站时仅修了一个简易的木板楼房作为售票处,由于车少,当初也仅仅经营了北到蒲家、罗江,南到赵家、百节等沿城乡附近“210国道”少有的几条运输线路,营运里程不足100公里,每天开行的趟次也少得可怜。老车坝的功能也主要是停放货车。


徐老说,开初没有客车,更不要说公交车、出租车、火车,客运都是货车改装而成,在有篷的车厢上安装弧形的钢管,两边安装木板做凳子。人们乘车都拥挤在车厢里,手抓钢管,因路况差,在颠簸摇晃中前行。后来逐步才有了几台客车,由于车辆稀少,每一趟都装得满满的。旅客有时为买到车票,还得提早排轮子购票。“正因为有简易的车站,那时老车坝成为了达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方。”又因后在坝子中间修建了两个大型花园,人们又把老车坝称作街心花园。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车辆的增加,老车坝客、货车混停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1967年便另寻凤翎关(今双狮宾馆左侧)新建专门的客运站。1969年汽车站建成后,原达县汽车站便从老车坝迁往凤翎关。自此,老车坝便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汽车站使命,但其名称却仍流传至今。


汽车西站 谯继摄



达县汽车站迁往凤翎关,1985年扩建成川东最好车站   

徐老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初凤翎关达县汽车站开始营运时,只有一幢三楼一底的房子,底楼是售票、候车室,楼上是宿舍。停车场在前面(一边是房子,一边是停车场),面积不大,只停有10多辆客车。到1985年前大约有80多辆客车。“平昌、通江住站,各保持10辆。跑万源10辆,宣汉12辆,开江7辆,渠县、邻水对开,不住站。61队最初系省属,后下放到地区,因此,达县汽车站实为达县地区汽车站。”徐老说,以前的公路路况相当差,就连到重庆这条国道都没油化(80年代中期才油化,省道就更晚了),全是泥石子路,很费车,坐起颠簸抖人。跑长途如重庆、垫江等两头摸,冬天亮得晚,早上6点就发车,若遇堵车、交通事故、车抛锚、自然灾害等,有时还在路上歇夜,饿肚子。


“那时没有电脑,车站售票、调度、管理,什么都是人工操作,又费事效率又低下。”徐老介绍说,到1975年襄渝铁路贯通后,来往达城的旅客流量剧增,老达县汽车站已不适应客运需求,为此,在营运16年后的1985年,达县汽车站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扩建后的客运站占地面积达到了10700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6488平方米,候车厅900多平方米,售票厅200平方米,售票窗口8个,站台18个,面积800平方米,几乎比过去扩大了两倍以上。主要负责承担当时达县地区11个县(包括现已划出去的通、南、巴、平、邻水等)和外地3市(重庆、南充、万县)2县(开县、梁平)的客运任务。客运线路增加到30条,最长运输里程达到272公里(重庆),最短线路23公里(亭子),发客车日均324车次,旅客日流量12900人次。先进的电脑控制系统,将年度、季度、月度和每天的客运计划按程序进行自动控制,每天的发车班次、车次、时间、检票站台及终到目的站都醒目的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当时川东北公路交通运输枢纽,且是四川省第一个采用电脑控制指挥营运的客运汽车站,也是当时四川省汽车客运站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车站,极大的满足和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扩建后的汽车站,由于仍处于达县城(当时地市县共处一城),所以仍称“达县汽车站”,隶属汽车运输公司61队管理,所以人们习惯的称它为“61队客运站”。


而今,老车坝变成了交通及商业最繁华、且有街心花园的闹市区,原达县汽车站(61队)已被建材城所替代。老达县汽车站和老车坝一样,在时代的变迁中,永远的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汽车北站 谯继摄



老车站变身达州豪华客运站, 撑起达城现代客运的天空

进入新世纪,达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运输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于川东北交通枢纽地位的达城,往来客流量急剧增加,凤翎关原来的达县汽车站处于狭小的地盘之中,严重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又一次搬迁客运站迫在眉睫。


2006年,原凤翎关达县汽车站迁建于西外的朝阳西路669号与达州火车站相邻,即现在的达州汽车客运西站。主要承担开往铁山西方向的达川乡镇,以及广元、巴中、南充等跨市地区和广东、福建等超长客运及旅游包车。进站客运企业19家,参营车辆300余台,日均发班400余车次,日均旅客周转人数2万余人次。现有站房面积5000余平方米,停、发车场1.5万平方米,发车位20个,具备完善的客运服务设施,是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的179个公路枢纽站之一,跻身于国家一级客运站行列。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设备设施,为满足客运需求提供了科学的保障。由于西客车站的人流量大,这里成了达州市西外新区除了火车站以外的另一个城市“新地标”。  

 

随着达城城区的扩展和人口的剧增,对客运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于是在达城西客站诞生的前后,为满足人们的出行,在1999年和2005年又相继兴建了汽车客运北站和南站。形成西、南、北三大客运站协同发展,撑起达城现代大客运的天空。


据了解,南客站系马河沟县车站变迁而来,2000年2月投入运营后,营运线路达到62条,日发班次900余辆,日发送旅客10000余人次。主要承担南部方向的达川乡镇以及开江、万州、梁平、邻水、重庆、宜宾、自贡、垫江等众多线路,现代化的电脑控制水平和自动化管理模式,为市民的出行带来空前便捷。


而汽车北站1999年3月就投入使用,十多年来为缓解达城北部县市区的客运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客站面积较小,又处于城区闹市,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已不适应客运交通的发展。于是新北客站于2014年选址北外镇徐家坝迁建,于2017年1月投入运行。这个日发旅客2万人次、达州乃至川东北最好、最大、最现代的智能汽车站迎来它的新使命。


本期讲述人


谯继,男,1953年生,达川区石桥镇人,2013年3月达县米城中心学校退休。酷爱新闻报道,40余载笔耕不辍。2014年5月被正式聘为达州日报社社区记者至今,期间已发表新闻及历史文化类特稿逾千篇,部分文稿被选入《达城记忆》一书。



             把你的龙门阵摆给大家听!

          这里,便是“达城茶馆”。

 投稿邮箱:tongchuanxinfeng@126.com。
(请在邮件标题上标注“达城茶馆”——xx/文)


评论 4

  • 海金 2021-01-06

    💪

  • tc14766 2020-12-21

    爱通川

  • 永恒39333 2020-12-21

    👍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