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通川客户端

新闻热线:0818-6086866 通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8-6086866 邮箱: 619516370@qq.com

【通川红色故事】高台守墓人

今日通川 2021-08-15 23:44 2626


百年建党路,苦难铸辉煌。达州之心通川通过《通川红色故事》专栏,以党史时间轴为线索,以达州市不同时期的典型红色事件、红色人物、红色故事为主干,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符泽攀(1905〜1987),宣汉县黄石乡人。1932年参加川东 游击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区宣传部部长、 连指导员。1935年3月参加长征。1936年10月26日参加西路军。血战高台后成为流落红军。


1950年3月,符泽攀流落红军的身份得到政府的确 认,并给他安排了工作。他先后担任甘肃省高台县第三 区民兵自卫队队长、定平乡乡长、第三区公安特派员。 他任劳任怨为党工作,自己却不是党员。但他却常常提起自己是党员的事,他的内心一直坚守着对党的忠诚。


曾与符泽攀一起参加红四方面军的许多老乡,后来 也踏上了西征之路。正是在他流落期间,了解到许多关 于“乡友”的故事,符泽攀称的乡友,指的既是老乡, 又是战友。


红军在倪家营子战斗时,汪家墩有个16岁的小主人 汪世金,因父亲是村苏维埃委员,他跟随父亲经常接触 红军战士,特别是与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四川” 结下了诚挚的情谊。一天,“小四川”放哨时被马家军的 冷枪击中牺牲,乡亲们把他埋在了汪家墩西南角。西路军撤离后,汪世金父亲带着家人回到汪家墩的第一件事, 就是与家人跪在地上为“小四川”烧纸。从那以后,每 年清明、除夕,汪世金都要和家人给汪家墩周围的红军 坟烧纸,这已成为汪家的“家规”传了下来,从未间断。 同时,他还带动了村里许多人焚纸祭奠红军烈士。


在汪家墩,100多名西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转移, 抗击马家军而英勇牺牲。其中,符泽攀一个乡的就有10 多人,符代荣、符光六还同村。当地有一位叫陈德宝的 老人见证了这支红军部队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奋不顾 身扑灭他家房屋因战起火的一幕,其中很多战士都操四 川口音。从那时起,他就认定红军是穷人的救星。敌人 撤走后,他发动乡亲们把牺牲的红军战士遗体全部埋葬 在自己家房屋旁边,把他们的无名墓当作自家的祖坟守 护起来。老人去世前,叮咛儿子陈榆林一定要看护好红 军墓。


1956年,符泽攀主动申请调到高台烈士陵园,也做 了一名守墓人。在他的意识里,到了这里才算真正归队, 他要陪伴牺牲的战友。这不仅仅是一位老人年老时的幻 觉,更是一名老战士对红军部队、对战友最真挚的怀念。 符泽攀随身携带着一把当年红军的军号。每天早上,他为战友吹早操号;晚上,为战友们吹熄灯号。


高台烈士陵园埋葬着2000多具西路军将士的忠骨, 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却都知道里面有一名叫 “小四川”的红军战士。其实这些烈士中多数都可以叫做 “小四川”。他们从四川入伍,当时的年龄都只有十几岁。


在后来的无数个日子里,符泽攀为长眠的战友整修 陵墓,清扫庭院。因为没有讲解员,他就一次又一次地 向参观者义务讲述红军西路军的悲壮征程和革命精神。 每一次都说到嗓子嘶哑,眼泪流干。“有王铭五,追随 (董)振堂,先后捐躯,名标青史。南华郭道长,热肠护 宝救红军;老兵符泽攀,矢志守墓伴忠魂。”


1987年1月20 0,符泽攀去世。县上将他安葬在 烈士陵园,让他和战友们永远相伴。符泽攀真正回到了 战友的行列里。50年前的这一天,正是西路军将士血洒 高台的日子。对于亲身经历了那场战争的人来说,想要 真正结束那样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只有等待生命的消失。


符泽攀为战友守墓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参观的人,也 感动了当地广大干部和群众。裕固族女大学生安永香就 是其中之一。1985年,安永香从西北民族大学历史系毕 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配合省电视台和省委党史研究 室拍摄《血染的道路》。此次拍摄活动中,她在被誉为 “红军鲜血染成的英雄城市”高台认识了符泽攀。符泽攀 老人一生为烈士守墓的事对她震动很大。她决心像符泽 攀一样,一辈子守望西路军。之后,她一直从事西路军 历史研究,让历史给予西路军最公正的评价。后任中共张掖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是甘肃省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感动甘肃'2011十大陇人骄子”之一。


编撰作者:贺正华

组织单位:通川区文体旅游局

通川区委党史志办

通川区文物管理所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猜你喜欢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